发布日期:2025-06-23 23:24 点击次数:148
图片
婚姻的尽头,往往不是轰轰烈烈的决裂,而是悄无声息的疏离。
两个人明明还在一张桌上吃饭,却像隔着千山万水;同睡一张床,却各自沉浸在手机屏幕的微光里。
钱钟书在《围城》里写道:"婚姻是一座围城,城外的人想进去,城里的人想出来。"
如今看来,城里的人倒也不急着出来,只是各自在城里辟了块地,过起了互不相干的日子。
电影《婚姻故事》里,查理和妮可的离婚过程撕心裂肺,可细想起来,他们的婚姻早在争吵前就已经死了。
当妮可说"我变得越来越小"时,道出了多少婚姻中的真相——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,而是一个人在这段关系里渐渐失去了自己。
最终他们离了婚,反而能够平和地相处,甚至互相扶持。
这倒应了张爱玲那句话:"结婚是爱情的坟墓,但没有婚姻,爱情将死无葬身之地。"
曾见过一对老夫妻,结婚四十余年,却形同陌路。
老先生每日去公园下棋,老太太则在社区跳舞。
两人在家除了必要的家务对白,几乎无话可说。
问及为何不离婚,老太太淡然说道:"到这个年纪,离不离都一样,各过各的反而清静。"
杨绛先生在《我们仨》中写钱钟书去世后的日子:"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。"
图片
有些婚姻,活着时就已经是一个人在思念“三个人”了。
村上春树在《挪威的森林》中写道:"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几乎是不可能的。任何试图理解他人的努力,都是徒劳的。"
婚姻同样如此。
两个独立的个体,带着各自的成长经历、价值观念走到一起,怎么可能完全理解对方?
时间久了,连尝试理解的意愿都没了,剩下的就只有疏离。
《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》中,米琪的丈夫乔尔突然宣布要离开她,理由竟是"我配不上你"。
这个荒唐的理由背后,藏着多少婚姻的真相——不是不爱了,而是在婚姻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。
后来米琪成为脱口秀演员,乔尔反而能够真心欣赏她的才华。
有时候,解除了婚姻的枷锁,两个人反而能够正视对方。
曾认识一对年轻的夫妻,结婚三年就过起了"室友式婚姻"。
他们共同还房贷,周末一起参加家庭聚会,但各自有各自的社交圈、兴趣爱好,甚至旅行也是分开的。
问他们这样还算夫妻吗?
男方说:"我们比很多整天吵架的夫妻更像夫妻。"
图片
张爱玲在《红玫瑰与白玫瑰》中写道:"娶了红玫瑰,久而久之,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,白的还是'床前明月光';娶了白玫瑰,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,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。"
婚姻的乏味与厌倦,似乎是一种宿命。
今天的夫妻不再执着于改变这种宿命,而是学会了与之共处——你当你的饭黏子,我做我的朱砂痣。
韩国电影《燃烧》中有个耐人寻味的场景:男主角和女友做爱后,女友站在窗前跳着孤独的舞。
那一刻,即使身体如此亲密,灵魂却依然遥不可及。
婚姻里一个很残酷的真相——我们永远无法真正拥有另一个人,孤独是每个人的宿命。
不把婚姻期待更高,算是活明白了。
"各活各的"的婚姻状态,表面看是情感的疏离,深层看却可能是对彼此最大的尊重。
婚姻的尽头,不是恨,不是怨,而是坦然。两个人像两条平行线,永远相伴,却永不相交。
这种状态看似悲哀,却可能是最不坏的结果。
有句话说,我爱,故我在。
现代婚姻有一个现象——我不爱,但我不还是在这里吗?
毕竟,比起互相折磨的夫妻,能够和平地"各活各的",已经算是婚姻的一种善终了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